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

台股散戶參與率跌破50%~股市已喪失掛牌籌資能力

1989201627年來,
台股去年成交金額從1989年的25.41兆元,

至去年度總成交金額僅剩20.19兆元,
大幅減少5.22兆新台幣,
少幅度高達20.5%。
種種跡象顯示台股已逐漸失去過去高周轉率、
高變現性優勢。
19892016年這27年來的變化:
1.  上市公司家數增加8.38倍,
總股數增加15.27倍,
市值增加2.95倍,
成交量衰退20.54%
2.  上櫃公司家數增加5.3倍,
市值增加1.7倍,
成交量增加1.5倍,
投資人累計增加 4.3倍。
3.  本國自然人占台股成交比重:
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86.10%
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61.66%
20165月第三次政黨輪替47.7%

從這個變化告訴我們,
台股「殭屍股」越來越多,
而背後還隱藏著更大的隱憂—
即資本市場喪失企業掛牌方便籌資的功能。
要知道,
企業在國際間的競爭力除了技術之外,
資金來源及成本是關鍵,
一旦沒有厚實的資本市場做後盾,
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
最後也得拱手將商機讓予競爭對手,
這是台灣上市、櫃公司的「悲哀」。
攤開台股過去近30年的交易資料來看:
1.  就上市家數來看:
1989年上市公司只有181家,
上市總股數241億股,
2015年底已增至874家,
增加3.83倍,
而上市總股數到2015年底則增至6849億股,
更飆增15.27倍。
上市家數自1989年來只增不減,
除了凸顯台股缺乏下市機制之外,
上市總股數新高且只增不減,
且增幅大於家數增幅,
更顯示企業傾向以印股票換鈔票方式籌資。
2.  就上櫃家數來看:
1997年突破100家進入新的里程碑,
20年過了上櫃家數已增至712家,
增加了5.31倍,
同期成交量、
總市值增幅分別卻僅1.46倍、1.71倍,
反觀TPEX(OTC)的開戶數,
卻是大增4.34倍,
對照成交量的增幅1.46倍,
顯示許多戶頭甚至已成為靜止戶,
是本土資金主戰場,
大戶出場後,
散戶操作不易獲利,
也漸縮小交易規模與買賣次數。
3.  台股的參與者結構:
90年代台灣股票市場開始起飛,
1991年國內自然人交易比重高達96.91,為歷史新高,
本土法人占3.03%
外資僅約0.05%。
 2016年第三次政黨輪替,
小英總統上台,
到了五月,
散戶比重竟跌破50%,
來到47.7%再創歷史新低,
而外資占台股成交比重則
突破30%拉高到35.03%的歷史新高。

因此,
目前指數位置約在8500點附近,
10年線795810%的範圍內,
但內容結構卻已大有不同。
台股散戶參與率跌破50%,
股市已喪失掛牌籌資能力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